“宋先生费心了。”
说话间,将斟好的茶杯递将过来。
“这又费心什么?宋源摆了摆手,笑道:“子钰文稿后文写了多少?方才去督学那里办事,碰到子升,他说等会儿要过来,我告诉他,你已写了第二回。”
“昨日,写完了第三回目,正要请宋先生雅正。”贾珩转身从条案后取出稿子,递给宋源。
“哦?”宋源连忙放下茶盅,接过文稿,就是翻阅起来。
贾珩在一旁,品着香茶,神情静默。
“好。”宋源放下文稿,击节赞了一声,抬头看向贾珩,目光熠熠说道:“以我愚见,此文必将畅销于世,子钰当初卖给翰墨斋,价金……开的低了,此书若如前篇,许是神京纸贵,一书千金,也未可知啊。”
所谓黄金三章,宋源此刻看完三回目,反复品味,觉得这书俨然已有大销于世的潜质。
贾珩放下茶盏,叹道:“可惜已签了文契,只能看具体畅销情况,另行议价了。”
有些时候就是这样,没有渠道和门路,只能看人家赚钱。
先前,他也不认识宋源,国子监的渠道,他不知道。
就在二人说话之时,外间传来一道清朗的声音,道:“什么低了?”
正是韩珲,以及于缜。
二人倒是有些焦不离孟,孟不离焦的意思。
韩珲进入轩室,先是留意到放在案上的文稿,面上顿时现出惊喜之色,拿起阅览。
于缜倒是先和贾珩点了点头,笑着打趣道:“子钰,当初说好的让我和子升先睹为快,宋先生倒是捷足先登了。”
贾珩笑道:“本来是要写三回以后,再唤两位,昨天适逢其会,与宋先生同乘一车而返,宋先生问起,不敢敝帚,就拿给先生一观。”
这边厢,韩珲也已看完了文稿,面上现出怅然若失之色,叹道:“子钰,今天晚上,多半是睡不好觉了。”
贾珩失笑道:“子升说笑了。”
韩珲笑了笑,道:“说来惭愧,虽我也略略读过几本史书,但对《三国志》知之不多,想来不少同辈也是如此,子钰这本演义七真三假,或可引来三国之热。”
这也是读书人的现状,一味精研时尚之学,以为晋身之途,对于史书,视之杂书,大抵只是草草翻过,一些出名的典故或也知晓,但除非馆阁编著书籍之人,通读者寥寥。
而以演义故事的形式,确是贾珩